BRAF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首选免疫治疗生存率更高
在治疗含有BRAF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时,与III期DREAMseq试验(也称为ECOG-ACRIN EA6134试验)中的靶向治疗相比,使用免疫治疗组合进行初始治疗可获得更高的总生存期。结果由乔治敦隆巴迪综合癌症中心副主任Michael B. Atkins医学博士和华盛顿特区乔治敦大学医学中心肿瘤学教授William M. Scholl在ASCO全体会议系列期间报告。
与使用达拉非尼dabrafenib加曲美替尼trametinib的BRAF/MEK抑制剂方案进行初始治疗相比,使用纳武单抗nivolumab加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初始治疗的序列使2年总生存期(P=.0095)改善了20%。在第四次中期分析后,结果引发了研究的提前停止,当时只有59%的拟议累积患者达到了2年终点。
“在这个具有癌基因驱动的肿瘤和有效靶向治疗的人群中,纳武单抗nivolumab/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之后是BRAF/MEK抑制剂,如有必要,应该是首选的治疗顺序,”Atkins博士说。
ASCO发言人、医学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艾布拉姆森癌症中心血液学/肿瘤学主任兼Tara Miller黑色素瘤中心主任Lynn Schuchter表示,DREAMseq的结果回答了黑色素瘤治疗中最重要的临床问题之一。
“对于尚未接受过先前治疗的黑色素瘤和BRAF V600突变患者,当首先选择联合免疫疗法时,结果清楚地表明总生存率更好。在黑色素瘤患者取得显著进步的时代,这项研究是了解提供最佳护理的最佳方法的重要补充,”Schuchter博士评论道。
在2年的时间里,首先给予纳武单抗nivolumab/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在疾病进展时进行靶向治疗)的总生存率为72%,首先给予达拉非尼dabrafenib/曲美替尼trametinib(在疾病进展时进行免疫治疗)的总生存率为52%——这一观察结果在治疗10个月左右之后变得清晰。研究发现,首先采用免疫疗法也导致了更持久的反应。
目录
最佳测序: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大约一半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有BRAF V600突变。使用BRAF/MEK抑制剂和纳武单抗nivolumab/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治疗在该人群中产生了生存改善,但方式不同。Atkins博士表示,数据表明BRAF/MEK抑制剂“倾向于拉长总生存曲线,而免疫疗法倾向于拉高曲线的尾部”。
“2015年(当DREAMseq启动时)的问题是哪种方法是首选的,并且鉴于大多数患者都可以使用这两种方法,是否有最佳顺序,”他解释说。
DREAMseq详情
DREAMseq研究招募了265名患者,其中预期300名患者(中位年龄,61岁;63%为男性)患有未经治疗的BRAF V600突变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纳武单抗nivolumab/曲美替尼trametinib免疫疗法(A组)或达拉非尼dabrafenib/曲美替尼trametinib靶向治疗(B组)的第1步治疗。对于A组,患者接受了12周的诱导联合免疫治疗,然后接受了长达72周的纳武单抗nivolumab单药治疗。对于B组,连续给药达拉非尼dabrafenib/曲美替尼trametinib。
疾病进展后,患者被纳入第2步,其中包括使用替代组合治疗。A组切换到达拉非尼dabrafenib/曲美替尼trametinib(C组),B组切换到纳武单抗nivolumab/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D组)。该试验的主要终点是2年总生存期。
响应率
纳武单抗nivolumab/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的初始总缓解率为46%,达拉非尼dabrafenib/曲美替尼trametinib为43%。在数据截止时,88%的免疫治疗第一反应者仍然有反应,而靶向治疗第一组的这一比例为49%,产生的中位反应持续时间在免疫治疗第一组中未达到,靶向治疗第一组为12.7个月(P<.001)。疾病进展后,达拉非尼dabrafenib/曲美替尼trametinib对二线治疗的反应率为48%,纳武单抗nivolumab/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为30%。
Atkins博士指出:”无论是用于步骤1还是步骤2,两个步骤1方案和达拉非尼dabrafenib/曲美替尼trametinib的反应率都相似。相比之下,纳武单抗nivolumab/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在达拉非尼dabrafenib/曲美替尼trametinib疾病进展后使用似乎不如作为一线治疗有效。
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双相模式
“无进展 生存曲线和总生存曲线是双相的,曲线分别在6个月和10个月交叉,”Atkins博士指出。“纳武单抗nivolumab/易普利姆玛 在2年时间点的无进展生存率方面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益处。”
在中位随访27.7个月时,无进展生存期显示出有利于首先开始免疫治疗的患者的趋势( P =.054)。至于总生存期,在试验中的100例死亡中,38例发生在首先开始使用纳武单抗nivolumab/易普利姆玛的患者中,62例发生在首先使用靶向治疗的患者中,产生了20%的生存率差异( P =.0095)2年时间点。他评论说,对于所有亚组,首先使用纳武单抗nivolumab/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的2年总生存率更好。
“总体生存率的20%差异的95%重复置信区间在3%到38%之间;O’Brien-Fleming边界线就是根据这个估计跨过的。虽然59%的协议指定终点的信息没有得到满足,但数据安全性和监测委员会认为总体生存期有临床意义上的差异。Atkins博士说:“该研究建议终止该研究以获得收益,一线使用达拉非尼dabrafenib/曲美替尼trametinib的患者可以选择转换为纳武单抗nivolumab/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而不需要疾病进展。”
共有24名患者在接受纳武单抗nivolumab/易普利姆玛治疗不到10个月后死亡。这些患者往往有更差的预后和/或更多的不良事件,并且在疾病进展时接受了不包括达拉非尼dabrafenib或曲美替尼trametinib的“有限治疗”。“这表明,除了不良的疾病生物学之外,交叉资格的研究标准对于最佳药物暴露和疗效可能过于严格,”他补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据报道达拉非尼dabrafenib/曲美替尼trametinib表现最好的组中——那些表现良好、乳酸脱氢酶水平正常、疾病分期较好的组,也许可以作为少于三个疾病部位的替代品——从纳武单抗nivolumab开始/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显示出提高2年总生存率的强劲趋势( P =.054),”Atkins博士报告说。
毒性概况
在安全性方面,免疫治疗优先策略的≥3级毒性较高,为60%,而靶向治疗优先方法为52%。在开始免疫治疗的患者中,有三例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两例在纳武单抗nivolumab/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期,一例在改用靶向组合后。
关于致泰药业
致泰药业(Ghitai Pharmaceutical Limited)是经香港政府医务卫生署注册成立的专业药品批发商,专注于重大慢性、肿瘤疾病领域的新特药产品进出口业务。
致泰团队具有超过30年医药零售及贸易背景,透过长期以来与全球各大制药厂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致力于推动全球新特稀缺药物与世界同步,为全球华人、生物科技公司、医疗机构提供新特稀缺药物资源和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