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rtobrutinib(Jaypirca)在复发性CLL/SLL中的显著疗效:基因组分析揭示治疗反应及耐药机制
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对于患有复发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的患者,采用非共价结合的BTK抑制剂Pirtobrutinib(Jaypirca)仍然能够保持高度的治疗反应。这是根据对1/2期BRUIN试验(NCT03740529)的基因组分析得出的结论。此外,进一步的数据表明,大多数患者在病情进展时获得的是非BTK突变或没有耐药突变,这表明可能存在其他机制导致耐药的发展。
目录
基因组分析结果
在接受Pirtobrutinib治疗并在基线表现出频繁BTK突变的患者中,对基因组的评估显示,基线时最常见的突变包括BTK、TP52、SF3B1、ATM、NOTCH1、PLCG2和BCL2,分别在患者中占53%、49%、34%、23%、20%、14%和9%。值得注意的是,并未发现基线基因组特征能够预测对Pirtobrutinib的治疗反应。
在病情进展时接受Pirtobrutinib治疗的患者中,检测到了138种获得性耐药突变,占68%的患者。在这些患者中,40%存在多个获得性突变,而28%患者只存在单一获得性耐药突变。
对于在病情进展时有1种或多种获得性BTK突变的患者中的44%,64%的患者在基线时也表现出BTK突变。在这些患者中,14%和30%的患者分别有多个和1个获得性BTK突变。清除BTK突变的患者比例为51%。
除BTK外,获得性突变最常见的是TP53(14%),患者还表现出获得性PLCG2(7%)、PIK3CA(7%)和BCL2(3%)突变。
研究主管Jennifer Brown博士在数据的口头报告中表示:“在Pirtobrutinib治疗期间,32%的患者没有获得任何突变(在病情进展时)。然而,该面板只包括74个基因,因此有可能存在其他基因组抵抗机制。”
在获得性BTK突变中,最常见的是T474x(n = 23)和L528W(n = 14)。在病情进展时,85%的患者经历了C481x克隆数量的减少,53%的患者经历了C481x克隆的清除。在病情进展时产生的55个突变包括BTK C481S/Y/R、T474x、L528W和其他激酶突变(n = 39,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F]范围为3%-86%)。
治疗效果与耐药突变类型的相关性
在不同类型的获得性BTK突变的亚组中,ORR分别为T474x突变的96%和L528W突变的79%。在基线和/或病情进展时检测到了120个BTK突变的变异频率(VAF)的变化。有36个在基线和/或病情进展时被清除,29个共有,55个是获得性的。
在重新测序基线PBMCs的患者中,49个获得性BTK突变中,有18个(37%)在基线时以低VAF预存在(VAF范围为0.2%-5.6%)。同样,在具有既往存在T474x突变和L528W突变的患者中,ORR分别为93%和75%。
Brown指出:“重要的是,这些亚克隆BTK突变并没有妨碍Pirtobrutinib的疗效。”
BRUIN试验概况
让我们回顾一下BRUIN试验,这是一项对Pirtobrutinib单药治疗进行剂量递增和扩展的研究,纳入了317名成人MCL、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和其他组织学亚型的患者。试验中纳入的患有复发性CLL/SLL并在共价BTK抑制剂上复发的患者也参与了研究。
经过筛选,共有245名患者纳入了该基因组分析的最终研究人群。这些患者中,139名在Pirtobrutinib治疗期间发生疾病进展,其他51名因在病情进展时基因组数据缺失而被排除在分析之外。
结论与展望
在复发性CLL/SLL患者中,Pirtobrutinib显示出了高效的治疗反应,即使是在基线时具有频繁BTK突变的患者中也是如此。对获得性BTK突变类型的详细研究表明,这些突变并未削弱Pirtobrutinib的治疗效果,为使用该非共价BTK抑制剂的患者提供了一线曙光。然而,研究者强调,对于更广泛的基因组突变和耐药机制的理解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Pirtobrutinib在复发性CLL/SLL的治疗中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效果,为这一患者群体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随着对基因组变异和耐药机制的深入了解,我们有望进一步优化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然而,这一领域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以拓展我们对非共价BTK抑制剂在不同白血病类型中的应用。
注: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并由致泰药业整理编辑(如有错漏,请帮忙指正),只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帮助全球各地华人患者了解国际新药动态,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任何用药建议及依据, 如想要进一步了解药品,请谘询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