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研究揭示新型抗莱姆病疗法
用于抑制癌症的药物或成为对抗蜱传疾病的希望
莱姆病是美国最常见的蜱传疾病,由感染的鹿蜱传播。每年约有47.6万人在美国被诊断患上这种潜在令人痛苦的疾病,而且并不总是对抗生素治疗反应良好。在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的新英格兰蜱传疾病地区中心(NEWVEC),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一个团队进行的最新研究发现,一种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医疗疗法未来可能对治疗莱姆病有效。NEWVEC的执行主任、微生物学教授以及该研究的高级作者史蒂芬·里奇(Stephen Rich)表示:“离在药店随便买到的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些初步发现令人非常鼓舞。”莱姆病对很多患者而言可能是一场长久的抗争,因此寻找新疗法或新的抑制细菌生长的方法一直备受关注。而基于我们在实验室中观察到的情况,这项研究可能正是其中之一。
发现莱姆病新疗法的“灵光一现”
这项重要发现始于当时博士候选人帕特里克·皮尔森(Patrick Pearson)与研究生亚当·林奇(Adam Lynch)在里奇教授的实验室中一次“灵光一现”。现已成为该论文的共同作者的皮尔森现在是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NEWVEC的博士后研究员,而主要作者林奇则成为兽医和动物科学系的研究员。
皮尔森注意到,肿瘤细胞和导致莱姆病的螺旋形细菌——伯氏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在其生长方式上有一个不寻常的共同特点。里奇解释道:“癌细胞和伯氏莱姆病螺旋体都仅依赖糖酵解进行新陈代谢。”
而糖酵解又依赖于一种分子,叫做乳酸脱氢酶(LDH)。皮尔森开始思考:那么,用于针对某些癌症的LDH抑制剂是否也可能是对抗莱姆病有效的策略呢?
里奇表示:“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想法。从原理上讲,我们认为这些LDH抑制剂应该很有效地抑制莱姆病细菌的生长。”
事实上,在体外实验中,它们的确如此。论文指出:“我们在体外对一系列商业上可获得的LDH抑制剂进行了测试,它们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来源。其中,棉酚、AT-101和乙酰胺酸盐在体外明显影响了伯氏莱姆病螺旋体的生长,并被认为是对抗伯氏莱姆病感染有希望的候选药物。”
研究将继续进行,NEWVEC致力于整合东北部地区的学术界、公共卫生从业者、居民和游客,而正是这个地区患有莱姆病感染的高发地。
里奇说:“这些实验都是在宿主外进行的。现在我们需要在小鼠模型中进行这项研究,最终希望能在人类身上实现。”
研究人员指出,这种药物疗法也可能对另一种蜱传疾病——贝贝虫病,即一种类似疟疾的感染症,产生积极影响。里奇表示:“这有可能一举两得,使这一发现更加诱人。”
总体来看,通过对莱姆病和癌症细胞生长方式的类比,研究团队在NEWVEC取得了一项重要的突破性发现。LDH抑制剂这一在癌症治疗中使用的药物,可能会成为对抗莱姆病的新型疗法。尽管目前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些初步实验结果无疑为莱姆病患者和疾病研究者们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可能会有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帮助那些长期饱受莱姆病困扰的患者重获健康。
注: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并由致泰药业整理编辑(如有错漏,请帮忙指正),只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帮助全球各地华人患者了解国际新药动态,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任何用药建议及依据, 如想要进一步了解药品,请谘询主治医师。